認識心臟驟停
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,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,重要器官(如腦)嚴重缺血、缺氧,導致生命終止。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,醫學上又稱猝死。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。若呼喚病人無回應,壓迫眶上、眶下無反應,即可確定病人已處于昏迷狀態。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。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,心前區聽不到心跳,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驟停。
黃金四分鐘
在正常室溫下,心臟驟停4分鐘后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,如果時間在10分鐘以上,即使病人搶救過來,也可能是腦死亡,即植物人。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“黃金四分鐘”之說。
高質量心肺復蘇
在識別心臟驟停后10秒內開始按壓
用力按壓,快速按壓:以100-120次/分鐘的速率實施胸外按壓
-
對于成人深度至少為5厘米
-
對于兒童深度至少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(大約5厘米)
-
對于嬰兒深度至少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(大約4厘米)
每次按壓后,讓胸廓完全回彈。
按壓過程中盡量減少中斷(將中斷控制在10秒鐘以內)
給予有效的人工呼吸,使胸廓隆起
避免過度通氣
“好人法”讓專業人士救人無憂
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,其中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:因自愿實施救助行為造成的受助人損害的,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。本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。這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中國的“好人法”。